古代的审美标准
看了下面的标准,你就知道自己在古代算不算长得好看了!
一说到看脸
现在大多数人的标准都是
小脸蛋以及高鼻梁,脸型呈V字
然鹅在古代,审美标准却大相径庭
1
首先,一张完美的脸并不是开刀就能完成的。
元代画家王绎在《写真古决》中曾提到,完美的脸部比例讲究“三庭五眼”。
三庭指脸的长度比例,把脸的长度分为三个等分:
从前额发空隐穗际线至眉骨,从眉骨至鼻底,从鼻底至下颏,各占脸长的1/3。
五眼指脸的宽度比例,以眼形长度为单位,把脸的宽度分成五个等分:
从左侧发际至右侧发际,为五只眼形,各占比例的1/5。
有的妹子喜欢高鼻子,跑去隆鼻,这样就会显得中庭增长。斗卜
中庭偏长会失去少女感,显得成熟妖艳,甚至是过于硬朗具有攻击性。
而现在的网红携毁脸有大眼睛高鼻子尖下巴,却不符合「三庭五眼」这个规则。
2
在古代,最好的脸型是鹅子脸(上部略圆,下部略尖)or满月脸(面如满月,脸盘又圆又白)才能吃得开。
即使是以瘦为美的赵飞燕(图右),也可看出脸上满满的胶原蛋白。
更不用说仕女图里的盛唐美女,也都是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团子脸。
那么U型脸或者V型脸就真的一点也不美么?
答案肯定是美的。
总的来说,我大天朝的脸型审美,大概经历了OUV的变化过程。
除了因为吃货咀嚼肌发达以外,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女性有了不一样的见解。
UV脸型更具攻性,也是一种女性地位提升的象征。
只不过最初的审美是受大多数人外貌的影响。
黄种人大多数眼睛不大,脸没有那么立体,相较而言,只有有钱人才会吃得白白胖胖。
古人常用“地阁方圆“形容美女脸蛋圆润有肉。
从面相来看,脸部有肉不仅显年轻和福气,在古代,还象征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。
3
以现代的眼光来看,美女的眼睛标准大多是大眼睛双眼皮(=_=)。
然鹅在古代,明明单眼皮(-_-)才是美女的标配。
从历代的仕女图中就可看出,古代对眼睛的审美,大多都是细而长的丹凤眼单眼皮。
当然古人描绘美女也有大而圆的杏眼。
不过无论大小,这些眼睛更多形容的都是单眼皮。